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后补贴时代,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正从量变走向质变。
日前,工信部为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的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暂行办法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规范条件》要求,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含配套)项目。对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组织论证。
同时,具备锂离子电池行业相关产品的独立生产、销售和服务能力的企业,每年研发经费不低于当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技术中心。
从新的《规范条件》可以看出,国家主要是要引导锂电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升级上,防止行业再盲目新政锂电池产能,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技术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条件》除删除了对锂离子电池企业的产能要求,和对各种技术路线所进行的详细规定外,对锂电四大材料企业的产能和工艺技术参数也予以简化,进一步将“技术的主动权”归还给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规范条件对于电池四大材料都列明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要求,所以对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同样具有质量提升作用。因此提升动力电池产品性能依然是电池企业的任务重心。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65GWh,同比增长46%;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56.98GWh,同比增长56%。其中,装机总电量排名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合计约47.20GWh,占整体的83%,较去年TOP10企业合计占比上升达9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从2016-2018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的差距来看,比例有逐渐缩小趋势。尤其是2018年政策及补贴门槛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冲量、以账期获取订单的比例下行,使产业链的配置比例逐渐良性。
GGII认为,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成为拉动动力电池需求的主要引擎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程度提升,动力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将形成良性的比例关系。届时,一大批落后电池产能将会被淘汰,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下面就来看看本周锂电行业都有哪些新技术和大事件吧。
1、本田研发新电池储能超锂电池10倍
本田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电池技术,有望在未来取代锂离子化学电池,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池。
本田研究所以及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特种航天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温度更稳定的氟离子电池技术。这一突破将使电池不仅比现在的锂离子电池高能量10倍,而且对环境更有利。
本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ChristopherBrooks博士表示:“氟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电池化学物质,它的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电池的10倍。与锂离子电池不同,氟离子电池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安全风险,而获取氟离子电池的原料对环境的影响要比提取锂和钴的过程小得多。”
点评:事实上,以氟为基础的电池技术本身并不新鲜,所需要的原材料也很充足,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电动汽车的另一个动力来源。不过其能量密度是否比现有锂电池超10倍还有待验证,过高的电池能量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能否产业化还有待研究。
2、电阻焊设备助力企业研发快充电池
据外媒报道,AmadaMiyachiEurope宣布,公司为LIONSmart公司提供电阻焊设备(resistanceweldingequipment),助其研发新款快充电池LIGHTBattery。
该款锂离子电池堆栈已被整合到多款纯电动增长版电动车车型中,但该电池产品尚处于概念验证阶段。
新款电池概念产品已获得技术专利,该设计旨在提升电池容量并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数。100kWh的LIGHTBattery可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数提升至700公里(约合435英里)。
LIGHTBattery概念产品旨在实现纯自动化生产,其采用红外无线通信技术,减少了过多的零部件及电线,其高度功能整合可节省安装空间,可大幅提升柱状电芯的填充密度,在既定空间内提供密度最大的电芯及模块封装。蓄电池组的封装体积是可调节的,这意味着其可满足各类应用及用户的需求。
LIGHTBattery提供一款创新型制冷系统,确保电池的最大使用寿命。所有的电芯及高载流部件完全浸没在3M-Novev液体内。该制冷液均匀地包裹着电芯,不会对电芯的化学材料造成损失,这主要得益于其焊接技术。通过利用成熟的双面熔融及浸没技术,可大幅提升电池产品的安全性。
点评:通过设备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无可厚非,但不应夸大一款设备的作用和功能。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其将研发一款具备快充性能的新型动力电池,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电池生产效率,优化PACK设计,实现轻量化从而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不过上述物理方式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空间有限,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电池材料体系入手真正研发新型电池。
3、丰田与松下将成立车用方形电池合资公司
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宣布,丰田汽车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日本签署合约,将共同建设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开展车用方形电池事业。
合作内容包括丰田拟向新公司出资51%,松下出资49%,共同开发全固态电池,松下在日本兵库县、德岛县以及中国的共5家车载电池工厂的生产设备将移交至新公司,原则上产品将通过松下向所有汽车厂家供应。
成立的电池合资企业将帮助丰田实现在2030年销售100万辆EV和燃料电池车(FCV)的目标,丰田计划在2020年以后全面引进EV,并将加紧确立电池的量产体系。
点评:世界两大动力电池和汽车巨头联手成立一家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强强联合研发最新的固态电池和高功率车用方形电池,这标志着丰田和松下将进一步加强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甚至有可能对未来电池竞争格局产生极大影响。当前国内也出现了车企和电池企业合资建电池厂的趋势,但主要是建PACK厂而不是研发新型电池技术,与丰田和松下相比合作程度没有那么深,这也体现出了双方在新能源技术研发领域的差距。
相关推荐:
作为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氢燃料电池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