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节规范:在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企业应采用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稳定且智能化程度高的技术和设备。例如,锂离子电池企业要具备电极涂覆后均匀性的监测能力,电极涂覆厚度和长度测量精度分别不低于2μm和1mm,同时要有电极烘干工艺技术,含水量控制精度不低于10ppm 。在质量管理上,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流程、防止内部短路故障的控制程序等,并且要对锂离子电池产品开展编码并建立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
产品性能规范:不同类型的锂电池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消费型电池能量密度≥26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200wh/kg,聚合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600wh/l,循环寿命≥6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动力型电池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能量型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20wh/kg,功率型电池功率密度≥700w/kg,电池组功率密度≥500w/kg,循环寿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储能型电池能量密度≥14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安全管理规范:企业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锂离子电池产品需满足如GB 31241、GB 40165、GB 38031等强制性安全标准要求,电池管理系统应具备防止过充、短路、过放等电安全保护功能。在运输环节,要满足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等相关要求.
环保与资源利用规范: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标准,节约集约用地,不得使用淘汰的落后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同时,要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申领排污许可证,做好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固体废物的分类贮存、收集、运输、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