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干法黑硅PERC电池实现了平均效率的突破
协鑫集成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多晶干法黑硅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已达到20.1%,最高效率达到20.6%,再次实现了产业化多晶电池平均效率的突破。
据了解,金刚线多晶是多晶必要的路径之一,但过于光亮的硅晶圆片会让电池片外观产生线痕问题、也会因常规酸制绒得到的高反射率而降低转换效率,故须再多加一道表面蚀刻的制程处理,业界普遍称之为黑硅技术。应用黑硅技术还能形成亚微米级的凹坑,提升入射光的捕捉,故在硅晶圆端降本、电池片端提效两方面都同时兼顾。
目前在多晶黑硅+PERC电池技术上主要有直接制绒、湿法黑硅(MACE)与干法黑硅三种方案。协鑫集成执行多头并进的电池及组件产品路线。
负责该项研发的张淳博士表示,经过研发攻关,目前协鑫集成已有效解决了多晶PERC电池的衰减问题。经电池LID衰减测试,相对电池效率损失控制在1%左右,并且实现了平均电池效率0.15%的增益。
张淳博士称,2017年协鑫将朝着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0.5%、最高效率20.8%-21%的更高目标挺进,不断突破、挑战极限。另外,协鑫集成多晶湿法黑硅PERC电池也已于今年2月开始量产,湿法黑硅PERC电池平均效率也已达到20%,单片最高效率达到20.5%。
据张淳博士介绍,在完成多晶黑硅PERC电池的技术量产导入后,电池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多晶PERC的升级产品-双面多晶PERC电池,给多晶电池按上了第二个心脏。双面多晶PERC电池平均效率超过20%,双面率接近70%,双面多晶PERC组件在系统端的不同应用场景下发电量可以增加10%~30%(电池的等效效率21%~24%)。使协鑫的多晶产品在更低成本的基础上,具有更高的性能,将有效增强多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协鑫集成首席技术官郑加镇博士表示,随着晶硅电池制造工艺越来越向更高效、更低成本、更规模化靠近,实验室效率数据已经开始显得不那么重要,对于协鑫而言,最重要的是实现量产,能大量生产和兼顾成本优势的高效率产品,决定自身产品的市场价值。伴随着协鑫集成多晶黑硅PERC电池的量产,搭配金刚双片技术将使单片组件功率得到大幅提高,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PERC+黑硅+金刚线提供了平价上网的技术途径,是领跑者计划应该鼓励推广的技术。
相关推荐: